专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作者:汽车工程学院 时间:2025-09-05 点击数:

 摘要:为适配新能源汽车产业对数字化技术人才的需求,汽车工程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于 2023 年启动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通过对所有课程进行重构并建成在线课程,同步重构“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体系、打造“虚实结合” 的实训体系、构建“双师 + 数字”的师资体系、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形成了以数字化技术应用为核心、线上线下融合的专业培养模式。项目实施后,学生数字化技能掌握率、证书获取率及高质量就业率显著提升,同时为同类专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数字化转型、岗课赛证、数字孪生实训、双师型师资、校企协同育人、课程重构、在线课程。

一、实施背景

 产业需求变革:全球“双碳” 战略推动下,2024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949.5万辆,市场渗透率超40%,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从传统机械维修、装配能力,转向智能网联技术应用、电池管理系统调试、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标定、数字化诊断运维等复合型能力。

专业现存短板: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存在四大问题:一是教学内容滞后,缺乏智能座舱、车路协同等前沿数字化内容;二是实践教学“虚拟化”不足,实训设备以单一零部件为主,无法模拟复杂数字化系统协同场景;三是师资数字化能力薄弱,80% 教师擅长机械、电气教学,缺乏车载网络分析、大数据应用等实践经验,与企业需求脱节;四是教学模式单一,以线下课堂为主,缺乏线上自主学习渠道,学生难以灵活巩固知识、拓展技能。

转型核心目标:推动专业从“传统技能培养”向“数字智能服务”转型,通过课程全面重构与在线化建设,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数字化技术技能人才,实现专业与产业“同频共振”。

二、主要做法

(一)全面推进课程重构与在线课程建设

  制定课程重构与在线化标准



                                            

   明确“全课程覆盖、数字化赋能、实用性导向”原则,对专业所有 28 门课程进行系统性重构。

内容重构:删除与产业脱节的传统知识点(如传统燃油车机械结构深化内容),新增数字化模块(如《汽车机械基础》融入“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结构数字化设计”内容,《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增加 “电机控制数据仿真分析” 模块);形式重构:打破“章节式”教学逻辑,采用“项目化”“案例化”设计,每门课程拆解为 5-8 个核心项目,每个项目配套“理论讲解 + 实操演示”内容。




 


 



 在线化标准:明确在线课程需包含“教学视频(每节 10-15 分钟)、课件 PPT、课后习题(含案例分析题)、在线答疑区、项目任务单”6 大核心模块,确保线上学习能覆盖课程核心目标。

 所有 28 门课程全部完成重构并上线超星泛雅平台,形成“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数字化在线课程集群”,学生可通过电脑、手机端随时访问,平台支持“学习进度跟踪”“在线测试”“师生互动” 等功能,教师可实时查看学生学习数据,针对性调整教学策略。

三、成果成效

 2024 届毕业生 90% 能独立完成车载网络故障诊断,85% 掌握电池数据分析技能;在线课程平均学习完成率达 92% ,学生通过线上反复观看实训视频、案例解析,实操能力提升明显。

 毕业生就业率进一步提高,企业满意度达 92%;企业反馈,毕业生能快速适应工作节奏,因在线课程学习中接触了大量真实案例,对岗位工作的熟悉度显著高于往届。

四、经验总结

 需求导向是核心:专业转型需紧密对接产业数字化岗位需求,课程重构与在线化建设需以“解决教学痛点、满足岗位需求”为目标,通过企业调研明确能力模块,确保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精准匹配。

 全课程在线化是重要支撑:对所有课程进行重构并建成在线课程,不仅打破了教学时空限制,还实现了“线上预习 - 线下教学 - 线上复盘”的闭环,为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精准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

 持续迭代是长效之举:产业技术与教育需求快速变化,需建立“课程内容定期更新、在线资源动态优化、实训设备及时升级”的机制,确保专业数字化转型始终紧跟产业步伐。















 


 

版权所有 © 必威西汉姆官网--教务处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迎宾路361号  电话:0546-6881318  
Copyright 2008-2021 必威西汉姆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602917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