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总则
1. 本社团以“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成员体育素养”为核心目标,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学校规章制度,规范开展各项活动。
2. 制定本章程旨在明确社团组织架构、成员权责,保障社团高效有序运行,促进社团可持续发展,营造积极向上的社团文化氛围。
3. 本章程适用于社团全体成员,是社团开展日常管理、组织活动、处理事务的基本准则,全体成员必须严格遵守。
第二章 社长职责
1. 统筹规划:全面负责社团管理工作,制定社团年度工作计划、长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确保社团发展方向与宗旨一致。
2. 沟通协调:代表社团与学校管理部门、校外合作单位沟通联络,争取政策支持与资源合作,为社团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3. 决策监督:主持社团重大事务决策会议,监督各部门工作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工作进度与质量,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4. 团队建设:负责社团成员的选拔、培养与考核,加强团队凝聚力建设,营造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社团氛围。
5. 财务管理:严格把控社团经费使用,审批经费支出,确保经费使用合理、合规、透明,定期向成员公布经费收支情况。
第三章 社员权利与义务
(一)社员权利
1. 平等参与权:有权平等参与社团组织的各类活动、会议,享有表决权、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2. 建议监督权:对社团管理、活动开展等事务提出意见和建议,监督社团经费使用、干部履职情况。
3. 知情获取权:有权了解社团章程、工作计划、经费收支、活动成果等信息,要求社团及时公开相关内容。
4. 自由退出权:因个人原因可申请退出社团,按规定办理退社手续后,社团不得干涉其个人自由。
(二)社员义务
1.制度遵守义务
(1)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学校规章制度以及社团章程,不参与任何违法违规或违背公序良俗的活动,确保社团活动合法合规开展。
(2)自觉服从社团管理,坚决执行社团会议决议、工作安排,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更改或拒绝执行,如有不同意见可按正规流程提出申诉 。
2.活动参与义务
(1)积极参与社团组织的各类活动,包括日常培训、主题活动、会议等,全年活动参与率不得低于80%,无故缺席重要活动累计达3次,视为自动退出社团处理。
(2)认真完成社团分配的工作任务,在活动筹备、执行过程中主动承担职责,按时、高质量提交工作成果,不得推诿拖延。
3.团队建设义务
(1)主动维护社团内部团结,尊重其他社员,杜绝任何形式的争吵、诋毁或小团体行为,营造和谐友好的社团氛围。
(2)积极分享个人经验、技能与资源,帮助新社员快速融入社团,主动参与社团文化建设,共同塑造积极向上的社团形象。
4.资源维护义务
(1)妥善保管和使用社团公共财物,借用设备需按时归还,如有损坏或遗失,应及时报备并按规定赔偿。
(2)合理使用社团经费,在参与活动过程中避免铺张浪费,对发现的经费滥用行为,有义务及时向社团负责人或监督部门举报。
5.形象维护义务
(1)在校园内外参与社团相关活动时,自觉维护社团声誉,言行举止得体,不得发表任何损害社团形象的言论或做出不当行为。
(2)积极宣传社团文化、活动成果,通过个人社交平台或线下交流等方式,扩大社团影响力,提升社团知名度。
第四章 会议制度
1. 定期会议
(1)全体成员大会:每学期至少召开2次,开学初部署学期工作计划,期末总结工作成果,审议重大事项,选举或罢免社团干部。
(2)部门例会:各部门每周召开1次例会,总结部门工作进展,安排下周任务,协调解决部门内问题。
2. 临时会议
遇重大突发事件、紧急工作任务或经1/3以上成员提议,社长可临时召集会议,会议议题应提前告知参会人员。
3. 会议纪律
参会人员须提前5分钟到场签到,因故无法参加需提前向会议主持人请假,未经批准缺席3次视为自动退社。
会议期间保持会场秩序,关闭手机铃声,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不得随意打断或扰乱会议秩序。
每次会议指定专人记录,内容包括会议时间、地点、主持人、参会人员、会议议程、讨论内容、决议事项等,会后3个工作日内整理完毕并在社团内公示。
第五章换届制度
1. 换届时间
社团每年进行换届选举,确保新旧管理团队平稳过渡,换届工作应在1个月内完成。
2. 候选人资格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遵守社团章程,在社团内有较高的认可度与影响力。
(2) 熟悉社团工作,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沟通协调能力,能胜任相应岗位工作。
(3)无违规违纪行为,学习成绩合格,能合理安排社团工作与学习时间。
3. 换届流程
(1)筹备阶段:社长提前2周成立换届工作小组,制定换届方案,发布换届通知,公布候选人报名条件与流程。
(2)报名与审核:符合条件的社员自愿报名,提交竞选申请书,换届工作小组审核候选人资格,确定候选人名单并公示3天。
(3)竞选演讲:召开换届选举大会,候选人依次进行竞选演讲,阐述工作思路、目标与计划,接受成员提问。
(4)投票选举:全体社员无记名投票,现场公开唱票、计票,得票数超过半数且排名第一者当选相应职位;若无人超过半数,则进行第二轮投票。
(5)公示与交接:选举结果公示5天,无异议后新一届负责人正式就职,原负责人在1周内完成工作、财物、档案交接。
第六章 社团经费管理
(一)经费来源
1. 校内支持
2. 成员自筹
3. 校外合作
(二)经费公开化
1. 建立社团经费公示制度,每学期开学后周内及学期末,在社团内部群、公告栏等平台公布上一学期经费收支明细,包括收入来源、各项支出项目、金额及结余情况等,确保全体社员对经费使用情况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2. 社团开展重大活动前,需制定详细的经费预算方案,并在社团内部进行公示,广泛征求社员意见,经社团管理层讨论通过后执行。活动结束后1周内,公布实际经费使用情况,接受社员监督和质询。
3. 任何社员对经费收支情况有疑问,均可向社长或财务负责人提出,相关负责人应在7个工作日内给予明确答复。
(三)账目管理票据正规化
1. 社团设立专门的财务负责人,负责社团经费的收支管理、账目记录及票据整理工作。财务负责人需定期向社长汇报经费使用情况,确保经费使用合理合规。
2. 社团所有经费收支必须开具或取得正规票据,如发票、收据等。票据上应注明收支项目、金额、日期、经手人等信息,确保票据真实、完整、有效。
3. 财务负责人应建立详细的经费收支账目,采用电子表格或专业财务软件进行记录,做到账目清晰、分类明确。账目记录应及时、准确,每笔收支均需对应相关票据,以便日后核查。
4. 社团经费账目应定期进行审计,每学期末由社团管理层或邀请学校相关部门人员对经费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确保账目真实可靠,审计结果在社团内部进行公示。
(四)活动结余金额的处理
1. 社团活动结束后,财务负责人应及时核算活动经费结余情况,并将结余金额上报社长及社团管理层。
2. 活动结余金额原则上纳入社团整体经费管理,用于社团后续活动的开展、设备采购、成员培训等支出。
3. 若部分活动结余金额与特定项目相关,且该项目后续仍有需求,经社团管理层讨论通过后,可将结余金额继续用于该项目,但需制定详细的使用计划,并在社团内部进行公示。
4. 社团解散时,剩余经费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不得私自分配或挪用。
第七章 活动公开化
社团所有活动均需提前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目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活动流程、经费预算等内容,并在社团内部进行公示,广泛征求社员意见和建议,经社团管理层审核通过后实施。